邻国派出以李金桥为首的军事顾问团,组织和协调缅共物资供给及战略指挥等工作。虽然邻国支持缅共,但是缅共的经济水平还是不高。 1969年缅共中央控制贫瘠的东北山区后,因根据地内百姓粮食无法自给,一直都是靠种植贩卖鸦片来弥补生计,自然难以供养2万多缅共人民军及脱产干部。 缅共领导人多年来习惯住茅屋、穿草鞋,身无私物。同时号召学习“延安精神”,干部战士都耕地生产。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种粮收获不多。缅共只好严重依赖外援“输血”,起初还严禁任何干部战士参与当地鸦片贸易。 70年代末外援中断,严重依赖外援而...
邻国派出以李金桥为首的军事顾问团,组织和协调缅共物资供给及战略指挥等工作。虽然邻国支持缅共,但是缅共的经济水平还是不高。
1969年缅共中央控制贫瘠的东北山区后,因根据地内百姓粮食无法自给,一直都是靠种植贩卖鸦片来弥补生计,自然难以供养2万多缅共人民军及脱产干部。
缅共领导人多年来习惯住茅屋、穿草鞋,身无私物。同时号召学习“延安精神”,干部战士都耕地生产。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种粮收获不多。缅共只好严重依赖外援“输血”,起初还严禁任何干部战士参与当地鸦片贸易。
70年代末外援中断,严重依赖外援而自身又没有造血功能的缅共,为了满足下属的四个军区和十个县委的拨款要求,缅共中央政治局只好在根据地加收粮米,结果造成大批百姓逃亡。当缅共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时,一些人便提出利用鸦片贸易解决经费来源。
矛盾,缅共中央允许农民在解放区种植鸦片,并由一些地方财政贷款给农民发展鸦片的种植。所有鸦片统一由公家收购,禁止任何个人进行鸦片买卖活动。
为进行统一管理,在果敢县老街成立专门的税务处,由缅共中央指派唐朝文任处长,所谓的税务处实际上是为了协调鸦片外销的一个公开机构。为使税务处能名正言顺工作,同时在老街开办的一家“特货贸易公司”。在缅北非常时期,鸦片的名称即为“特货”。果敢县委财政部长杨茂安主持特货公司工作,人民军东北军区财政部副部长兼贵概县财政部长刘国玺统一负责实际行动及财务管理。至此,缅共开始鸦片特卖。
1976年,51小组贩卖的鸦片被邻国云南边境部队查获后,缅共中央做出严格规定,只限指定的“五一小组”经营,得钱全部归公,不许向邻国贩运,也不准在“解放区”内销。其外销方式是将老百姓种植的大量鸦片提炼成“黄砒”,以秘密渠道向泰缅边境输送。
缅共中央的这番考虑用心不可谓不苦,然而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放出来的魔鬼就难以控制了。1980年8月19日,缅共中央政治局将51小组及其成员统一收归中央直属,同时成立专门机构指挥51小组具体工作。这个机构代号“819”,由中央付主席德钦佩丁任总指挥,主要人员有吴觉敏、吴觉男、苏康成、张德文以及杨德茂。自此,缅共高级干部除德钦巴登顶及极少数人外,全部卷入贩卖毒品的活动中。
“819”机构将鸦片生意作为中央主要经费来源后,四个军区乃至一些游击队看到毒品的巨额利润,也纷纷经营此。,获利后留为单位小金库或收入私囊。各民族武装经商后,变成缅共中央无法控制的独立王国。
如果仅仅是腐化还好,更麻烦的是内部分裂。1978 年11月至1979年9月,缅共中央全会在缅北根据地举行。德钦巴登顶代表缅共中央作了政治报告,全会讨论并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关于土地政策的规定》、《建党路线》和《军事路线》等文件,全会虽然从表面上总结了缅共三十年(1948-1978年)来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对原缅共中央1967年以后所犯的左倾错误统一认识,但实际上,长期“左”的思想并未能得到改变,相反还多了一些教条主义及在缅共内竭力推行大缅族主义。缅共及人民军的上层领导中,缅族人占四分之三左右,而基层干部和战士差不多全是少数民数,尤其以佤族居多。
此次会议为缅共的彻底垮台留下了隐患,人民军内部的华人明显受到排挤与歧视,各军区战斗力受到致命影响,加上所谓的土地革命及将小资本家划入对立面,缅共无论是在其根据地或政府区域,开始大失人心。
1985年,邻国最后断绝了对缅共的军事援助。1987年1月6日缅共在反围剿战斗中主动放弃棒赛根据地,人民军内部的宗派对立更加严重。而病急乱投医的缅共又和越共寻求合作,并且按照新金主的要求清除领导层的华人。缅族人赵明继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彭家声很快被架空,其弟彭家富的旅长也由蒋志明取代。彭家声心怀怨恨回到老家景北县的贺岛,在暗地里进行秘密活动。
8月,彭家声和人民军原二旅旅长杨忠卫、缅共中央情报部李生、人民军果敢县大队长杨茂良等人在邻国边境小城孟连召开了秘密会议,一致通过推翻缅共的决策。由彭家富回果敢成立人民军果敢临时军事指挥部,先期控制果敢军队,杨茂良予以配合行动,彭家声负责游说人民军各路人马。在经过1年多准备后,这伙人决定动手了。
1989年1月12日,他们召开了关于武装起义的会议。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民族同胞书。新部队起名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彭家声为总司令兼任主席。1月23日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人员名单,并组成临时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月三十日,临时中央决定:于3月18日举行武装起义,正式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彻底推翻以德钦巴登顶为首的缅共势力。
3月11日,临时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提前行动。果敢地区人民军正式兵变,宣布完全脱离缅甸共产党,正式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同盟军迅速接管了果敢县大队,缅共果敢县委员会以及各种机构与仓库。
13日,同盟军发兵勐古,缅共东北军区1旅四个营全部加入同盟军。14日,未放一枪一弹,同盟军顺利占领了缅共北方局所在地勐古,除2旅政委高良退入中国境内,其余人员全部倒戈同盟军。1、2旅馆正式编入同盟军893师,共3500人。随后,临时军事委员会发布“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同胞书”等文件,同盟军的行动很快取得成功。3月16日,同盟军已经控制了原缅共东北军区80%的领地。
彭家声的兵变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加速了缅共的瓦解。4月11日,缅共候补中央委员赵尼来和中部军区副司令鲍友祥及人民军5旅、12旅等在北佤县困马镇宣布反正,17日联合中央警卫旅包围了缅共中央所在地邦桑,扣押了缅共中央全部领导人,随后将他们驱赶到邻国云南省孟连县。
4月19日,815军区司令员林明贤也率部脱离缅共宣布独立,组成“缅甸联邦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
德钦巴登顶和政治局其他几名委员又组成临时中央,在6月下旬迁回境内基本由克钦族组成的101军区。同年9月,丁英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了克钦新民主军,同时通知临时中央赶紧走人。
德钦登巴顶等十几人无奈离开缅甸,流亡他乡。1997年7月24日,德钦登巴顶病死,享年83岁。至此,缅共暂时谢幕。